8个方法,停止脑子里的胡思乱想
8个方法,停止脑子里的胡思乱想
1.正确认识焦虑。
焦虑情绪是人类经历中的一部分,而且适当的焦虑会促使我们进步。那些回避或抵抗焦虑的想法,并没有缓解反而加剧了焦虑。所以,我们可以尝试接纳焦虑。思考一下自己焦虑背后的想法是什么,检验一下这个想法的合理性,慢慢得走出焦虑。
2.正向自我暗示。
被焦虑情绪占领时,头脑中总会出现否定自我的言语。有时完全忽视了自己的闪光点,曾经的努力也变得一文不值。我们要意识到这些负面想法,然后尝试用正能量的话语来对自我进行鼓励。比如,你可以对自己说:我虽然现在处于焦虑情绪中,但这只是一时的,我是有办法缓解焦虑情绪的。
3.及时叫停,采取行动。
焦虑情绪像是一个情绪漩涡,不及时停止只会越陷越深。发现自己被胡思乱想占据时,马上对自己说"stop"!起身给自己倒杯水,出去转一圈,或者洗把脸,通过转移注意力来缓解焦虑。并且将焦虑的事情,转化为具体的小目标,用行动一步步完成它。你看,焦虑也没那么令人恐惧。
4.放下手机,回归生活。
研究发现,长时间刷手机会影响人的情绪。为了博眼球、猎奇,它可以用短短几分钟让你从捧腹大笑到潸然泪下。久而久之,会对现实生活产生疏离感。从焦虑中抽离出来方式有很多种,像钓鱼、画画、养花这些具有实质性收获的活动。多去关注自身,将时间用来提升自己。而不是隔着屏幕羡慕他人的生活。
5.学会人际关系的断舍离。
我们不断地迎合别人,心理的潜台词是"希望大家都喜欢我”。结果不仅没有获得别人的认可,反而让自己越活越焦虑。其实,"希望大家都喜欢我"是一种不切实际的想法。所以,不要把太多人请进生命里。对于观念不同的人,要学会断舍离。生命因与值得的人在一起而精。
6.合理的情绪发泄。
压抑的情绪只会像雪球一样,越滚越大。当压垮骆驼的一根稻草出现时,情绪就像火山一样从心底爆发。长时间憋在心里,会增加生病的几率。情绪来了,不要躲,想哭就哭出来吧。和自己说,我知道自己只是暂时的难过,发泄完好好睡一觉,明天又是新的开始。
7.运动是缓解焦虑的良药。
哈佛大学研究发现,每周三次,每次三十分钟的锻炼,与强劲的精神药物有同样的效果。运动时产生的内啡肽可以有效的缓解焦虑。当血液从紧张的大脑流向身体各处,你可以真切的感受到放松。并且,运动可以有助于睡眠。养足精神再活力满满吧。
8.晒晒太阳,逛逛市场。
都说人间烟火气蕞抚人心。尝试着摘下耳机,感受在跳动的城市。去听听孩子们爽朗的笑声,风吹动树叶的声音。菜市场里传来独特又新奇的叫卖声,广场上,大妈们的舞蹈跳的火热。你拎着新鲜的蔬菜水果,深吸一口自然的空气,我们都在热烈的生活着呀。
睡觉睡不着脑子里总是胡思乱想控制不住
睡觉时总是胡思乱想,控制不住许多人每晚都会遇到难以入睡的问题,脑中充满了各种杂乱无章的想法,似乎无法控制。接下来,我们将探讨这种情况及其可能的原因。
难以入睡通常与过度的思虑有关。为了改善睡眠质量,建议在睡前避免思考压力大的问题,尽量保持心情平和。可以通过锻炼、冥想等方式来缓解压力,同时增加小米、百合、牛奶等食物的摄入,这些都有助于缓解情绪,提高睡眠质量。中药也被认为对改善睡眠有益,但在使用前应咨询医生。
对于那些在睡前特别清醒的人,可能是由于睡前醒觉(pre-sleep arousal)过高所致。这种状态可能是对睡眠相关信息过于敏感,而这些信息在睡前会变得特别突出。研究表明,对睡眠相关信息的高度敏感性会导致入睡困难。因此,建议在睡前避免思考负面问题,转而思考一些轻松愉快的话题。
电子产品,尤其是电子显示屏,发出的蓝光可能会影响褪黑素的分泌,从而干扰正常的睡眠周期。因此,建议在睡前减少对电子产品的使用,以避免对睡眠的干扰。
有趣的是,研究显示,男性伴侣的睡眠模式可能会受到女性伴侣的影响。如果女性伴侣入睡困难,男性伴侣也可能会出现相似的问题。这可能是由于两性在睡前醒觉的引发条件上存在差异。
身体原因也可能导致失眠,如过度劳累或身体不适。此外,环境变化或不适宜的卧具也可能影响睡眠。对于这些原因引起的失眠,建议寻找具体的原因,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善睡眠。
总的来说,失眠是一个复杂的问题,可能涉及多种因素。通过改变生活习惯、调整心态、避免睡前刺激,以及创造一个适宜的睡眠环境,可以有效改善睡眠质量。如果失眠问题持续存在,建议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。